
诗人简介:倪美群,中国诗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新写实主义诗社理事。在人间烟火里,触摸温暖,用心感悟,用文字浓缩生活点滴,定格山水的美丽,续写生活的真实。诗歌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华文学》《特区文学》《南方文学》《绿叶》《广东文学》《青年文学家《辽河》《参花》《神州文学》《精短小说》等多种文学期刊及《人生与伴侣》《中国家庭报》、《鄂尔多斯日报》等多种报刊和《作家驿站》等我网络平台。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作家风采日历》等多种文学选本。
弹奏爱在时光深处的琴者
——倪美群诗歌简论
张三里
诗人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人,诗人同样是生活在庸常俗世中的普通人,刻意把诗人与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进行剥离,大抵上是因为写诗的人写了诗的原因,写诗的人恰恰又是芸芸众生中的极少数,诗歌不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少经济价值,相反,需要写作者全身心的投入,最大的回报就是写作者得到心灵的安慰。这是一种狡辩,也是一种诚恳的回答。写诗的人,应该用更加宽慰的心情去理解人间世态和人情世故才对,不能苛求不写诗的来宽慰写诗的人。作为诗人,与常人不同的是,总是隐藏着一颗敏感的心,有一双洞察世道人情的眼睛,与万物互动,形成审美体验,转换以诗性的语言抒写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湖南诗人倪美群是一位静立在诗歌世界里的写作者,在众多芸芸众生之中,她是温情在生活之中的普通人,而她内心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纯洁的美丽,她用她心灵的美丽炼就了一枝娴熟的赋诗之笔,这么多年来,默默地用她灵动、细腻、深切的感悟与生活沟通,用诗行表达自己内心独具的人生体验。
丰富而多样性的生活内容抒写是倪美群诗歌的一个方面。在她的作品中,有写内心感知的,如《别样的寂静》《寻觅花香》《春风那么暖》《飞翔是一颗心的梦》《烈日下》《七秒记忆》等等;有写父母亲情的,如《母亲送我过河》《女儿远嫁》《蹲在田埂上的父亲》等等;有写时光飞逝的,如《星星划过天空》《春天的颜色》《春天不懂忧伤》《那一粒灯火》《去有风的地方》《岁月青葱》等等;有写乡愁心韵的,如《醉在他乡》《飘向家乡的春》《家乡的竹林》《又是一年端午时》《金黄色的乡愁》《清明念想》等等,这些作品题材都是取自于日常普通生活,却又抒发出属于她自己的一种性灵脉动,倪美群说,“夜色落幕,寂静如水。置身于一间黑暗的屋子,点亮一盏灯,一束光,扑面而来!目光里的坚毅把世界照亮,温暖万物,天空中布满了星星,思想的音符在文字上滑翔,我在灯火里打捞记忆的影像……”,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从芸芸人世之中,找到诗意的画卷。
诗人在《别样的寂静》一诗中写到:
月牙儿初升
草木摇曳着荒野的宁静
漫步在温润的夜色里
聆听风声,虫鸣
光阴幽暗
远山朦胧
这些年
不停跋涉,逐梦
成长的路上
布满了荆棘,沙砾,云影
此刻,站在夜深处
怀念故乡,思索人生
辽阔的夜空
几粒耀眼的星光依稀闪烁
这首小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追寻的情话,那个静立在月牙儿初升、草木摇曳着荒野的宁静之中女孩,那个漫步在温润的夜色之中聆听风声、虫鸣和远山朦胧的女孩,那个在有几粒耀眼的星光依稀地闪烁着的辽阔夜空之下的女孩,尽管成长的路上布满了荆棘、沙砾和云影,但她毅然朝向内心最美好的意愿前行,不停地跋涉,只为逐梦;写得唯美而灵性,虽然以夜为背景进行抒写,但画面动感而又温存。
清新透亮的生活情感真切抒写是倪美群诗歌的另一个方面。凡是能够把诗写到一定高度的人,都具有真诚地抒写生活情感的特质,通观优秀诗人的作品,都具有这样的倾向。从熟知的生活和真切的感知出发进行写作,是一个诗人成功的基础,是写出一首精彩之诗的根本要义之一。事实上,一个诗人,能写好了他(她)所熟知的生活及内心一隅,已经很了不得了,一个诗人已经基本完成了他(她)情感的初衷。优秀的诗人,能从世事表象中发现他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春风和雨、轰轰烈烈的东西,人人都能从表象上感受到,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往往是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那些无法以形式进行呈现或定格的东西,那些微小的、微妙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往往是常人并不关注却能打动诗人内心的东西,因此诗人必需具有一种特别的“神经质”才能敏锐地感知到那些事物表象之下的情感。
诗人在《我的情深你若懂》一诗中写到:
夜色缓缓,涂抹
一座城市的喧嚣和孤寂
一盏盏灯光,让褪色的典故
以及传说,复活
在一幕幕温婉的黑里
还是会记起你,和
一些温暖的诗句
风那么紧
香樟的叶子
在颤抖的目光中
摇曳,破碎
搁浅洁白的思绪
你若懂,所有的情深
和伤痛
就不会欲言又止,或者
言不由衷
日子没有什么不同
我只想,在疲惫的时候
靠在你肩头,而不愿
在往事的回忆里
跌碎成光影
幸福,或者伤痛
总在夜的深处上浮
我,无奈地
把一颗颗星星,用力
钉在空中
这是一首情切意浓的挚爱之诗,诗中的物象都是生活之中惯常的事物,夜色、灯光、风、香樟的叶子等等,都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甚至惯常到一种“微不足道”的习惯状态,但是,诗人却从这些微小之中,写出了十分细致而复杂的情感。在颤抖的目光中摇曳、破碎的那些搁浅的洁白的思绪,那些在一幕幕温婉的黑里还是会记起的你和一些温暖的诗句,带着酸涩而又清新透亮的温情,“你若懂,所有的情深/和伤痛/就不会欲言又止,或者/言不由衷”这种炽热爱恋的情感问询,体现了诗中人深深的恋情。事实上,爱与被爱,是一种无理数式的纠缠,恋的越深,往往却对人越残酷,一个恋人,他(她)往往想用心中最美好的期待去换取另一方的心动或心回意转,而现实又总是用一种残酷作为解答,纵然“我只想,在疲惫的时候/靠在你肩头,而不愿/在往事的回忆里/跌碎成光影”,但现实却并不一定有这样一个肩头可供思爱的人能有一丝喘息,这首诗写得深情别致、情切意浓,表达了深切的挚爱与呼喊。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如诗的结束段,诗人把生活中惯常的星星进行艺术转换,“我,无奈地/把一颗颗星星,用力/钉在空中”,这是面的“钉”字,就是一种特别的艺术转换体现,把一种深受而又无奈的思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笔娟秀、意境优美是倪美群诗歌艺术呈现上的一惯表现。写作是一生的事业,因为写作永远没有止境,除非生命终结。倪美群是一位辛勤耕耘的诗人,她的作品在艺术呈现上体现了一种特别细腻的诗歌情感叙述方式。
如《花开,心里的一片海》一诗,“三月桃花/以温暖的姿态,静吐芬芳/散发着天外之香/仿佛林间分离,却又彼此相依”“花开鲜艳,深情朵朵/装饰着流年的梦/风吹来,皱了心底的涟漪”“纤纤飘落的花瓣,看湿了我的眼/远望,生命不息的角落/魅惑转声,让苞绽放/寻入你的内心”“听,旭日升起/光茫贴近花瓣,倾洒着情怀 /迎一席阳光,赏一场花开/心里的一片海”,诗歌文字贵在求精,而不在于多,如何把文字凝练成诗句,这是和作者能否真正深入到生活之中去体验并能敏锐把握住这种体现的能力密切相关的,我们经常说诗人必需是勤劳的耕耘者,因为只有勤劳地耕耘,才能练就体味生活的触觉和表达情感的笔力,一个诗人在诗歌的道路上能坚持多久,是与韧劲和耐力分不开的,所以,诗人往往有一种傻傻的爱,我们很亲切地称呼这种傻傻的爱为诗人气质。
又如《莲》一诗:
红尘寂寞
所有美的元素
顷刻间,都被一场大雨
激活
当雨过天晴
视野里布满了
碧波,草木
彩蝶,蛙声
此刻,我陶醉在
人间的美色之中
欣喜,忘我
清风吹来
一朵朵莲花盛开
几只蜻蜓
采撷着精美的色彩
这是一首写景之诗,诗人同样以娟秀的文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倪美群的诗与她为人处事一样简洁,她总是能在简洁的文字中呈现出个性敏感的故事,“莲”在她的笔下,是一种动态的活力,这是一种特别细心的观察才能抓住日常生活小细节的抒写,几只“蜻蜓”呈现出“蜻蜓”与“莲”和谐共舞的优美景观,抒发了诗人内心宁静与美好的情怀。
保持诗歌内容和语言的珍贵与圣洁是倪美群在诗歌之中的一直坚守。当代诗歌写作,俨然已经分成了两个大方向,一部分写诗的,放纵了文字的严谨,甚至放弃了诗歌最基本的情理美;还是一部分诗人,包括倪美群等等,一直在诗歌高地上坚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保持诗歌语言的张力,追寻诗歌情理美的意韵。
一个诗人创作一首诗,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创作之前到落笔之间的时间点,诗人的一生,大抵上就是一直去寻找诗的临界点的人,一首诗写完之后,诗人会有一种如释重负,因此,诗人的快乐是短暂的,只存在于写作的过程之中。只有在心灵之中保持一种美好的人,才能在生活之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可以不是诗人,但一定要保持一种美好的心态。诗人不过是在保持内心美好心态的同时,用笔进行抒写的人。
正如倪美群在《人生》一诗中写的内容:
打开抽屉
掏出信笺,钢笔,日记,和
杂乱的思绪
令我动容的,是那些
旧日的云霞,风霜,雨滴
缠绵的柔情,乐曲
无声的孤独
飞逝的花语
忘掉忧伤吧
在荒野里穿行
在波涛上驰骋
在快乐中,书写
新的人生
重庆著名诗人唐刚在谈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时说,“诗,是人类精神最后一片净土。诗,是人类灵魂最后的栖息地。诗,无论‘现代’到何种程度,总是要让人读懂的文字。言志,抒情,诗美,永远是诗创作要达到的三种境界。‘回归传统’是诗的大趋势。这个传统当是广义上的传统,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诗歌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创新。创新,只能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融汇中创新。”倪美群的《人生》一诗是一首“言志抒情”之诗,如她的众多诗篇一样,保持着一种灵魂纯净的抒写。
诗歌是人类灵魂境界的最高表述形式之一。从《诗经》开始,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始终以诗歌为载体之一,传播和演绎着中华文明,展现中华的人文精神。几千年来,无数个以汉语为抒写的歌者,扎根于中华深绵悠长的文化之中,倾诉内心向真、向美、向善的情感。
纵观近些年倪美群的诗歌创作,在她的作品之中,生活的细节、画面的呈现、意境的铺设,都体现出了诗人独具的唯美追寻,诗人总是能将情感细节与语言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她仿佛是月光大厅之中一位钢琴师,用她诗歌的指尖,抒写唯美求真的心灵轻音乐,体现了诗人内心独具的灵慧。
作者简介:张三里,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四部、文艺评论集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