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肇源等你
——2023(肇源)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暨张三里作品研讨会
文 | 陈艳
印象中的黑龙江是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缘于十几年前一位名为青云的挚友,我们因为文学路网站神交已久,只因为我的一篇散文《妈妈的白发》触动心弦,他便成了我最忠实的粉丝之一,后期发展成为我创办的“树人教育网”网站论坛的版主。遗憾的是至今却无缘相见,我后期因工作等变动,频繁换手机便失了联。这些看似与肇源无关,共同点都是因为文学而结缘。因为中国新写实主义诗社,我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更是为了参加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研讨会,不远万里,来到了青云的家乡。我始终没有忘记2010年出版散文集《树人天空》时,他曾经给于过我的真诚帮助。此行,我真得好期待能在肇源遇到青云。
踏上肇源这片黑土地之前,我是做了简单攻略的。到达肇源报到之后,领取了一些关于肇源的书和资料。其中,“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表达——2023(肇源)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暨张三里作品研讨会”的会议材料,对肇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会议安排和采风线路非常清晰有序,尤其是每个景点,都准备了可查阅的历史背景资料。这很难得,足可见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社群张三里社长工作多么细致入微,可爱的肇源人民又是多么地热情周到。对此,我是有些小小感动的。
肇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在我还一头雾水时,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了会议资料。原来:肇源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南边陲,松嫩两江左岸,松嫩平原腹地,素有“塞北江南”、“渔米之乡” 的美誉,也有东北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美誉,松花江猛犸象、披毛犀和肇源王氏水牛化石的发现,更使肇源成为“东北第一象”和“第一牛”的飞奔起点,其中莲文化、古文化、水文化、渔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受到县内外旅游者的青睐。看着资料对于肇源的介绍,我倒是越发感兴趣了。资料显示,肇源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一季温带,寒地黑土盛产大米、江鱼、其中,古龙贡米、茂兴国公瓜(地瓜)为清廷贡品,还素有“化石之乡”、“古莲之乡”、“武术之乡”、“诗词之乡”、“楹联之乡”的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提升速度最快百强县等数十项殊荣。没想到一个小县城,居然集这么多荣誉于一身,惊艳到我了。我很想一边在肇源等青云,一边探个究竟。这个小县城真得会那么美?
研讨会如期举行。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委宣传部、北京诗酒缘文化艺术院(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社群),和协办单位肇源县文体广旅局、肇源县文联等安排了会议日程和采风事宜。研讨会很成功,采风地点主要在肇源县境内。短短几天时间,我们就参观了古恰镇桑葚园、红石榴民族文化博物馆、崇德家训馆、水师营子、诗词长堤、游牧拾光、黄龙伞、蒙古大营、茂兴三岔河、出河店古战场、衍福寺、榆林公园、新新湖辽代贵妃浴场、乌兰诺尔驿站文化陈列馆、老龙口分洪闸、玉皇辇、塞北花都、莲花湖、双榆寺、敖木台红色精神展馆、敖木台战迹地、肇源抗联史实陈列馆、肇源博物馆等景区。说实在的,刚看见采风线路,我还真担心参观不完呢。毕竟时间短,几天的会议,已经让弱不禁风的诗人们略显疲惫了。由于旅途劳顿,我也受了风寒,有些感冒咳嗽。身体的不适感越来越强了,我开始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更是莫名担心,即使这个时候青云出现了,我还愿不愿意见他了呢,我为自己的想法莫名紧张,又感觉有些矫情了。我也是爱美之人,但此刻,参观肇源的美,却远远超越了我对个体美的追求。我突然想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肇源重要,还是青云重要呢?反正青云还没有出现,暂且游山玩水再说了。
缘于对水的钟情,在所有景点中,我最走心的当属于松花江了。没有什么风景可以让我疯狂到感冒咳嗽时,在濛濛细雨中,果断扔掉雨伞,与美丽的松花江合影留念,眺望远方,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我不知道自己对于郦道元《水经注》里面的一千四百多条河流,倾注了怎样特殊的情感,我只知道我要一条条的走下去,天荒地老,直至生命终结。看到这里,或许你懂了,为何我会花两年多时间,写诗歌集《巢湖之恋》,绘画集《千里江山》。我恋得不只是巢湖,而是《水经注》,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此生痴迷不醒。跋山涉水,诗情涌动,乐此不疲。
肇源用特别的方式迎接着我们,濛濛细雨中的肇源,更是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无奈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的感冒似乎在松花江淋雨之后,越发严重了。这让我多少失去了些观光的兴致。于是接下来的途中,我对养生的食物,倒是格外关注了一些。话说现代人都比较注重养生,我也一样,希望肉身与精神都一如既往地好。来肇源之前,我的枕边书已经换成了《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恰巧参观的下一站便是古恰桑葚园,位于古恰镇孟克里村,有两片桑葚园。虽然天空依然下着小雨,我们还是快乐地在桑葚园采摘一些熟透的果实品尝。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确实令人欲罢不能,若不是大队伍催促要继续前行,我真想多品尝一下这些美味呢,全然忘记了感冒不可贪凉的食物。想起《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利水气、消肿、滋阴补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诗句。既然桑葚是一种养生美食,也有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生津润肠、养颜美容的功效,还有一定的美容价值,当然不可错过,多多品尝,才不辜负了这美景美物。
我小时候生在淮河岸边,参加工作后,又到了瓦埠湖岸边居住。如今又迁移至巢湖北岸,缘于此,我对江河湖泊的情结颇深。今遇肇源新新湖贵妃浴场,心中不免又泛起了层层涟漪。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眼前的这个新新湖居然有颜、护肤、保健的功效,着实神奇。难怪每年春、夏之季,这里都会游人如织,他们都到湖洗浴、休闲,享受着这天然的自然风光。我慌忙再次翻阅会议资料,细看介绍,心中免不了又多了几分欣喜,像我这样一个爱听故事的人,自然少不得要打听一下关于新新湖的美丽传说:辽统和十六年,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带着贵妃娘娘萧菩萨哥,千里迢迢来到了肇源县民意乡他什海行宫。第二天,贵妃娘娘萧菩萨哥和20多个闺中好友来到新新湖。因天气燥热,贵妃娘娘来了兴致便互约下水洗澡,在浴场里还像童年那样尽情地戏水,欢笑声、打闹声传得很远很远,贵妃娘娘颈下的一颗红珊玉佩,闪烁明亮,在水里更亮,射得更远,耀眼的光芒惊动了居住在这里的九头兽。这个九头兽在嫩江修炼成精,一贯招惹事端,被镇守嫩江的龙王赶到这里。九头兽贪恋菩萨哥项下的红珊玉佩,想要得到手,于是念动咒语,施展魔法,一阵狂风刮得是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大浪淘天,九头兽借慌乱之机下手就要抢玉佩,正在这危急时刻,一片祥云落在头上,一只羽毛丰满、五彩缤纷的金凤凰飞到菩萨哥头上,这只金凤凰御鸟是奉玉皇大帝之命前来救贵妃娘娘的,金凤凰在空中与在水里的九头兽展开激烈的斗法,金凤凰用法术护住了榆树墙,拼死与九头兽决战,九头兽战死在水里,金凤凰也跌落在新新湖不远处的山坡上。风平浪静后圣宗皇帝也来了,圣宗皇帝安慰着菩萨哥,皇帝和贵妃与辽兵将士,亲手将这些榆树栽种在新新湖东西岸边,这些榆树虽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挺立在新新湖畔,由于受金凤凰和九头兽斗法所伤, 这些榆树古老苍桑,千姿百态。古榆树在新新湖底留下的扇形浴场,经受千年风浪的冲刷,怎么也去不掉。如今,新新湖畔还依然有一处扇形浴场,那就是菩萨哥贵妃留下的浴场。美丽的故事,总是让人为之动容,我亦如此。之前,我曾为小西湖、雁荡山、巢湖、千岛湖等景区编写了一些美丽的爱情故事。肇源的新新湖、松花江也感动着我,我何不为它们也写一写美丽的故事。或许有一天,挚友青云也会读到呢,想到这里,我开心地笑了。
一个美丽的地方,必定会滋养出一种精神。肇源的精神又是什么呢?我陷入了思考。参观新发村敖木台红色精神展厅,给出了我答案。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我继续查阅会议资料:新发村敖木台红色精神展厅是一家村办展馆,分三部分,分别对东北抗联精神、“三肇”抗日烽火、红色精神传承方面进行了详实深入的介绍和展示。展厅内具体通过图文和实物展示、电子屏展播、沙盘历史还原等多种形式立体展现了东北黑土地上,特别是三肇地区抗联英烈们团结一心,奋勇抗日,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光辉历史。敖木台红色精神展厅作为团结凝聚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有效载体,展厅场馆现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红色教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新的征程上,展厅场馆将持续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为己任,在奔赴充满荣光和梦想的远征中,积极促进展厅在革命烈士纪念地、初心使命教育地、红色文化传播地的建设发展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在我亲眼目睹到,那些飘扬的红领巾们,如同我们一样,寻着诗歌的足迹,高举过头顶的誓言,在肇源诠释着最强的民族最强音!在中小学生坚定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肇源的精神,肇源的希望在这片黑色的土地上蔓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怀着对肇源的无限热爱之情,我们参观了肇源博物馆。博物馆共设古动物化石、历史文物陈列、革命英烈、建国五十年、前进中的肇源、“98”抗洪等六个展厅。有自然、历史、艺术等藏品5 000件,其中玉器、青铜器、瓷器、陶器等文物精品41件,古动物化石标本“王氏水牛”完整率为国内仅见。看见这些具体数字,让我们惊叹不已。精心布置的墙壁上,记录着肇源的点滴功绩:1999年,肇源博物馆被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评为“全省十大优秀陈列展览提名奖”。2001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时,我想中国新写实主义诗人应该早已才思泉涌,迫不及待地诉诸于笔端了。
短短的几天采风活动,肇源的富饶和美丽,让我不由得反复惊叹,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这片黑土地空旷、荒凉、寂寥的想象,取而代之的是含蓄、婉约、典雅的美。无奈,纸短情长,只能与大家分享肇源千万分之一的美,算是抛砖引玉了吧。更遗憾的是,这片陌生又熟悉的黑土地,始终没有出现青云的身影,或许未来的某天,在美丽的肇源,我们会不期而遇,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挚友青云,我在肇源等你。

【作者简介】陈艳,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巢湖商会副会长。环巢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诗书画新闻网》《大作家牵手小作家》《树人教育网》总编。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宣传部部长。安徽省写作学会、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微刊主编。安徽新华学院华园文学创意写作中心导师。曾担任中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编著教育教学图书30余册,主编《红苹果》《平行阅读《安徽文旅》《安全教育》等丛书多卷。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作品入选多个选本。著有歌词集《大合肥》,散文集《树人天空》《心灵的村落》,诗集《巢湖之恋》《兰花曲》,画《千里江山》等多部文艺作品集。教育论文和文艺作品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