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亭|在诗意的摇曳中追寻自我——评黄晔《风中摇曳着鸢尾巴花》

时间:2025-04-14   浏览次数:1789749
  字体大小:放大 | 缩小 | 正常  



11.jpg


  

    黄晔的这首《风中摇曳着鸢尾巴花》以其独特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在风雨中坚守与追寻的心灵画卷。



微信图片_20250211232341.jpg


   

   “一场大风大雨突袭而来,吹灭了站台上幻想的伟岸”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变数的氛围。风雨的突袭,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常与挫折,那些曾经在站台上怀揣的宏伟幻想,瞬间被现实的风雨浇灭。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和梦想的脆弱。然而,“远行的人群拥挤着心怀,等候在绿皮火车上挥手离开”,尽管梦想受挫,但人们依然心怀希望,踏上远行的征程,挥手告别过去,勇敢地面对未知。


  “路总是在脚下延伸,风驰电掣梦不曾徘徊”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梦想的执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道路始终在脚下延展,只要心中的梦想不灭,就不会在风雨中迷失方向。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为整首诗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风中摇曳着鸢尾巴花,孤独地舞动思绪飘向天外”,鸢尾巴花在风中孤独摇曳的形象,极具感染力。它或许象征着诗人自己,在风雨中坚守,思绪不受束缚地飞向远方。这种孤独并非是消极的,而是一种在困境中独立思考、追求自由的姿态。


  “每一朵花都期待盛开,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色彩,自己的门需自己推开,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这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也是其哲理深度的体现。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道路。我们不能因为外界的压力或者暂时的困境而否定自己,要勇敢地推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去展现自己的色彩和光芒。这种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对自我实现的鼓励,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热爱。


  “风雨中我们独孤前行,寻找那原本属于自己的灵魂,远方就是归宿地,艾草依依麦子熟黄”,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在风雨中前行的决心和对灵魂归宿的追寻。艾草和麦子的意象,给人一种田园般的宁静与归属感,暗示着即使在风雨兼程的路上,我们心中始终有一个温暖的归宿,那是我们灵魂的栖息之所。


    黄晔的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象的运用巧妙而生动。风雨、站台、绿皮火车、鸢尾巴花、艾草、麦子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现实感又富有诗意的世界。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紧密结合,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引发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


   从整体上看,《风中摇曳着鸢尾巴花》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梦想、自我价值的赞歌。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尊重自己的独特性,相信在风雨的洗礼之后,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那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能为人们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引领我们前行。


    附原作:

    风中摇曳着鸢尾巴花

    作者:黄 晔


    一场大风大雨突袭而来

    吹灭了站台上幻想的伟岸

    远行的人群拥挤着心怀

    等候在绿皮火车上挥手离开


    路总是在脚下延伸

    风驰电掣梦不曾徘徊

    风中摇曳着鸢尾巴花

    孤独地舞动思绪飘向天外


    每一朵花都期待盛开

    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色彩

    自己的门需自己推开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风雨中我们独孤前行

    寻找那原本属于自己的灵魂

    远方就是归宿地

    艾草依依麦子熟黄



1.jpg



2.jpg



3.jpg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sion
中国诗书画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ICP备2025079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