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继双,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自号大别山人。
艺术经历
自幼受启蒙老师、中学老师熏陶指导,对书法渐显悟性。大学毕业后留安徽医科大学任教,师从龙乐山先生习楷研行三年,逐入艺术之门。
艺术职务
担任安徽医科大学书画协会秘书长、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高校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书法考级教授、淮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等。
艺术风格
楷书:初学欧、颜,打下坚实功底,用笔精到,严谨峻峭;后学褚遂良,颇得神韵,又涉猎魏晋碑楷与造像,形成笔力刚劲、字道秀润、端庄别致、挺拔典雅的风格,兼具颜真卿法度与何绍基意趣。
行书:博采苏、黄、米、文征明、祝枝山等诸家之长,又能彰显自己面貌,字体锦绣与潇洒互鉴,用笔中锋与侧锋并使,清廉飘逸,于姿态挥洒中表现出捕捉自然、从容、超迈的审美情绪。
草书:俊爽妍朗,清健茂密,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狂而不狂、放而有矩。他认真研究张旭、怀素等古今名帖,临习蔡襄、鲜于枢、傅山等法帖数以百遍,其草书作品如《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通,出规入矩,脉络分明。
艺术成就
教育贡献:在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从事书法教学,其书法教学赢得高校师生一致好评。曾先后在黄山书社、安徽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了数本书法教材和字帖。
作品影响:多年来多次参加省级、全国各类大展,其作品被作为礼品馈赠社会名流、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在安徽书坛乃至更广泛的领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