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幽篁里”赫然跃入眼帘。惊喜的心还未平稳,脚便踏上了徽派建筑别墅的台阶,古色古香的大门挂着红灯笼。独特的是,大门两旁内墙上嵌着两幅山水画和两幅书法,山水画落款是:捕云者说。著名诗人关民先生向大家介绍,捕云便是主人胡月朋先生的特殊癖好,大家称他为“四月先生",山水画内容为“四月先生"在山间捕云图景,他是刚从海外归来当代著名艺术家,代表作《黄山捕云记》。同行有著名导演杨立青等人,作为媒体人中国诗书画新闻网总编,又常年写作的我来说,拜访当代著名艺术家“四月先生",深感荣幸,也深思:“四月先生"为何要捕云,捕什么云?

胡月朋黄山捕云记,行为图片,时间:2010年9月9日,地点:黄山狮子峰

行为图片,时间:2011年1月1日,地点:黄山光明顶

行为图片,时间:2016年,地点:云南香格里拉松赞林寺

行为图片,时间:2017年11月1日,地点:黄山五老峰
带着探索的心,我们走进了“四月先生"的雅居。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想到大诗人王维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高歌长啸。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皎洁的明月似解人意。而与大诗人王维不同的是,著名画家“四月先生"隐居幽篁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敢为中国捕云第一人,实是令人敬佩。但见亭台轩榭,鸟语花香,移步换景,水声潺潺。这里远望有黄山奇景,近看有油画妙笔。总的来说,来访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总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应景了王维的“人在画中游”。



穿过庭院,偌大的画室四壁上悬挂着“四月先生"的众多油画作品,大都配有中英文对照的文字。还有正在创作的人物油画作品,一幅幅女神画像美丽传神,她便是“四月先生"的美丽爱人。“四月先生"平易近人,在文艺作品交流中,始终不忘记适时为大家续茶。导演杨立青点评了“四月先生"油画具有很强的书写性,“四月先生"阐述了绘画艺术独特见解:“现在唯一就是书写性能够与所谓的高科技相抗衡,就AI什么的,AI它难表达这种书写性、时效性,就说书写只在这个范畴内发生,再去复制它就不太可能了,复制它就成为机械化的东西了。所以,它是根据科技的需求。目前,科技发展的高度是把人的情绪加进去,我相信五年之内就能完成这个东西,因为AI发展的太迅猛了。”杨导饶有兴致地问:“那AI发展对绘画有没有冲击?”“AI发展对所有东西都有冲击。”诗人关民先生右手扬起,燃起一支烟,慢悠悠地说:“AI对文学同样是有冲击力的。前几天,政府请我为春晚写一首诗,时间紧,我想借助AI帮助,后来发现内容根本都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后来我抽了一包香烟后,找到了灵感,创作了比较满意的一首诗歌《致岁月》,后来获得了一等奖。我发现看了AI的创作,有时候会影响我的思路,创作还是自己写。”“四月先生"笑着说:“目前不行,目前大数据只能整理素材,但是AI肯定会智能化,情感化,它就可以自己发挥,那就不得了了。”杨导说:“就目前而言,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AI还达不到。”

正当大家热烈讨论的间隙,清华美院闫峰先生到访,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一介绍后,关民先生在聊到“四月先生"时笑谈:“我是先喜欢'四月先生'的画,再喜欢他这个人的,他之前是北京宋庄上上美术馆执行馆长,也是音乐人,是文化大家,从文化到影视,他很低调,四十岁后,开始专注捕云。就像一杯茶,刚泡时开始翻滚,然后慢慢从浑变清,慢慢地沉淀,香气四溢。你们没看'四月先生'上山捕云的那个状态,把我也引进去了,我也想拿着网去捕云,看似一种超现实的行为艺术,实则蕴含着很多生活和哲学的内涵,特别好。”“四月先生"笑出了声:“我来黄山的目的就是“捕云”,那个“藏云阁”,房间里藏了不少云。关于“云”,人生如云,这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东西,我目前没有把它展开,我是用行动来做一个日常表达,但是我的作品在行为艺术上大家都知道,就是在黄山捕云的一个人。”关老师附议道:“这就是名片,一个人给自己一张名片,安徽黄山有个捕云的人,他名字也是'四月先生',他画里面的现实主义,我经常为他配诗,我非常敬仰他。”关民先生向我们强调:“捕云是'四月先生'自然,超脱凡尘的行为艺术,赋有禅意和道家精髓的生活理念;其次,他绘画虽以西方油画笔触为基础,但仍贯以中国绘画的线条和色彩之美,看似抽象,但张力无限,内核能量超强。”

窗外圆形的屏风后面,一潭清水之上浮动一叶小舟,翠绿的竹叶摇曳,与金黄的芭蕉叶呼应,与窗内的诗书画畅谈,正所谓:清风拂人面,白水映翠竹。舟浮碧波上,人在画中屏。我渐渐理解了“四月先生"为何要捕云,原来他始终捕的是艺术这片美丽云彩。(陈艳撰文)
20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