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酒品牌创立人、安徽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黄晔:关注当下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

时间:2025-03-27   浏览次数:2188858
  字体大小:放大 | 缩小 | 正常  


关注当下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

作者: 


111.jpg


    民营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民营中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活跃细胞。据统计,中小微企业贡献了我国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它们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下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门槛高、失信惩戒苛刻已严重成为困扰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枷锁和包狱。由于企业规模小、资产少、信用评级低等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对其贷款设置较高的门槛和严格的条件,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民间借贷成本高昂,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债和负担。市场竞争激烈也是民营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在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它们不仅要与大型企业竞争,还要面对同行中小微企业的挤压,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等因素,也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为了促进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并设立专门的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同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还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


    当下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未能真正惠及广大民营中小微企业。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过度惩戒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信誉惩戒措施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过于严厉,一旦企业被纳入失信名单,可能面临全方位的限制和打击,包括贷款受限、招投标资格被取消、合作伙伴的信任度降低、企业法人严格受限等。对于一些因偶发性失误或轻微违规而被惩戒的企业,这种过度的惩罚可能使其陷入经营困境,甚至濒临倒闭。这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了巨大伤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修复机制上,往往流程复杂、条件苛刻,使得企业难以在改正错误后及时恢复信誉,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相关部门应从经济发展大局考虑,综合考虑不同地区、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清晰、具体、可操作的信誉违规行为认定标准和惩戒措施。同时,要充分听取中小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一套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让更多诚实守信的中小微企业主解脱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努力。


    在实施惩戒时,应遵循适度原则。对于轻微违规和初次违规的企业,应以教育引导和限期整改为主,给予企业和企业主改正错误的机会,切不可“一棍子打死”。只有对于严重失信、屡教不改的企业,才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此外,还应建立惩戒的分级制度,根据违规的严重程度和企业的整改情况,逐步减轻或解除惩戒,以鼓励企业积极改善自身信誉状况,让他们放开手脚,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后顾之忧。


    关注当下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作者系缘酒品牌创立人、安徽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馆长。曾任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个体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sion
中国诗书画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ICP备2025079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