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宏兴
在这个硕果累累、诗意缭绕的金秋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出席这场关于黄晔诗歌的座谈会,这无疑是一次心灵的盛宴,也是文学之光的璀璨交汇。
翻开黄晔诗集《朽木不雕》,扑面而来的是生活气息。黄晔以简单看待人生,看待友情,看待自己的诗歌。简单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具力量、重量、音量的方式,有些句子可以看作是警句格言,隐藏着黄晔的人生理想和哲学思考。
今天,由清明杂志社主办,北京诗酒缘文化艺术院、安徽缘酒博物馆承办的黄晔新诗集《朽木不雕》座谈会在这里举办。我愿以一颗敬畏文学、热爱诗歌之心,与大家一同探寻黄晔诗歌的独特魅力,以及他如何在字里行间播撒着思想的种子,照亮读者的心田。
今天下午的会议在热烈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各位老师的发言从多角度分析了黄晔诗歌的创作特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十分中肯和宝贵。我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黄晔的诗,就像一朵不为人知的花,虽然静默,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以其独有的方式,触动着每一个有幸遇见它的心灵。他的诗歌,是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捕捉,是对人性深处复杂情感的细腻剖析,更是对生命意义不懈探索的勇敢表达。

在黄晔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深情厚爱,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都是他笔下灵动的意象,它们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是对生命奥秘的哲学思考。也寓言了人生的哲理,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黄晔的诗歌,既有对亲情、友情的温暖描绘,也有对爱情深刻而复杂的刻画。在感情的世界里,他是一个最细腻的观察者,也是最真挚的表达者。他的爱,是温柔的,也是炽热的,是细腻的,也是宏大的,它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渴望被爱的灵魂。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晔的诗歌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他没有被浮躁所吞没,而是选择用诗歌的形式,去呼唤人性的觉醒,去追寻那片属于心灵的自由之地。
黄晔的诗歌,是心灵的对话,是灵魂的触碰,是情感的共鸣。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领着我们穿越现实的束缚,抵达那些只属于诗与远方的秘境。
在这次座谈会上,我们不仅仅是来聆听诗歌,更是来体验那份超越日常的精神洗礼。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敏锐的感知,去欣赏、去理解、去传承这份来自心灵深处的诗意。
《清明》始终秉持着扶持文学新人、壮大文学皖军队伍的初心与使命,定期举办读书会、研讨会及创作培训班,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与基层作者、文学爱好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传授创作心得,激发基层作者的写作灵感与热情。同时,《清明》设立文学奖项,表彰优秀作品,为有潜力的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宝贵平台,鼓励他们不断攀登文学高峰。
我们将继续关注黄晔今后的诗歌创作,祝黄晔的诗歌之路越走越宽广,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诗歌的陪伴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赵宏兴:《清明》杂志社总编。
此文系作者在2024年11月24日在《朽木不雕——黄晔诗歌解读》首发座谈会的主持词。